邮箱:hnliangji@163.com
手机:0372-5153260
电话:0372-5153260
地址:河南滑县粮机工业园
发布时间:2024-06-02 01:07:47 人气:1058
我在到陕西汉中之前,老家是汉中的同事一再提醒我:“到了汉中,一定要去吃一碗汉中热面皮,那是我的*爱”。她特意要我去品尝的她家乡的小吃,想来应该很特别。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,原来“汉中面皮”确实在当地名气很大,在2010年就已经列入汉中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汉中面皮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种小吃。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,上蒸笼摊成薄皮儿,蒸熟后趁热抹上菜籽油,切成条状,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、味精、精盐、醋、酱油、蒜泥等佐料,拌匀即可食用。
注意,汉中面皮是用米做的,不是面粉做的,所以有些人又叫它“米皮”。实际上,称之为“米皮”的大多是外地人,而且应该是不熟悉汉中方言的人。汉中虽然属于陕西省,但它实际上无论是方言发音还是饮食习惯等都更接近四川。熟悉四川方言的人就知道,粉末状的东西,在四川就被称为“面面”,如他们称锯木屑为“锯面子”,花椒打成粉就叫“花椒面”,辣椒打成粉就叫“辣椒面”……汉中方言里也是把这种粉状的物体称为“面面”,所以,大米浸泡后磨成粉,他们也称之为“米面面”,用“米面”做成的皮,当然就是“面皮”。
关于汉中面皮的起源,我在汉中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:相传,秦始皇时期,汉中有一年久旱不雨,稻田干枯,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,无法向皇帝纳贡。农民们深恐欺君之罪,非常焦急恐慌。这时,有位姓朱的农民,他将打下的新大米碾成很细的粉末——也就是当地人称为“米面面”,然后再用水调成糊状,然后倾倒在甑子上蒸熟切成条状,名为面皮子。大家品尝后,觉得口感非常好。于是,他们带着面皮子和纳贡的人来到秦镇,将面皮献给秦始皇。秦始皇吃了面皮,觉得美味可口,倍加赞赏,并令今后汉中地区的贡物只能献大米制成的面皮。
从此,“汉中面皮”流传开来。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,逐渐形成了城固面皮、勉县面皮、西乡面皮、洋县面皮、镇巴面皮、略阳面皮等有各自特色,分别代表了汉中面皮的不同流派,极大丰富了面皮的风味。
汉中面皮可以吃热的,也可以像河南凉皮一样吃冷的。但是热吃面皮在当地比较流行,所以大家在吃面皮时,习惯称它为“热面皮”。
做汉中面皮,油辣子是它的灵魂。据说,每一家知名的汉中面皮,都有各自密不外传的油辣子制作秘籍,制作时一般不让人参观。油辣子不但讲究配方,还讲究火候和各种调料加入顺序。油辣椒是以辣椒面为主,辅以八角、草果、花椒等香料制作。先将上述调料烘焙出味,然后将滚热的菜籽油慢慢浇入辣椒和香料中,过程中轻轻搅动,待油温自然冷却以后使用辣椒油。
相关推荐